(一)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教育.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爱国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积极发展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事业之中.
(二)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党的提出大力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设和巩固思想文化阵地.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教育基地,是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发展旅游,把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建设和巩固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革命老区大多地处偏远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帮助老区尽快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和**的重要任务.发展旅游,是带动老区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可以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动商贸服务、交通电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夺沪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野外野炊-----突破腊子口-----胜利会师
旅游主要是以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爱国教育基地的作用,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决定将旅游内容进行拓展,将1840年以来170多年之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中国反对外来侵略、奋勇抗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充分显示伟大精神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文化遗存,有选择地纳入旅游范围,这就更有利于传承*先进文化和优良传统。旅游把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其打造的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旅游的学习性,主要是指以学习中国革命史为目的,以旅游为手段,学习和旅游互为表里。但是,这种学习不宜搞成灌输式的"现场报告会",而应营造出自我启发的教育氛围,达到"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
对国民进行本国历史的旅游教育,在某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制度。如德国一些州就对中小学生进行反的修学旅游做了专门立法,要求每个学校都要定期组织学生到纳粹集中营等地游览参观,勿忘历史。中国人的旅游与学习总是紧密相连在一起,有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开展的旅游,是这个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它完全可以归类于修学的大类,定位于朝觐"革命**"的专题旅游,列入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团工会组织的爱国教育的序列。
桂林文化拓展体验式旅游,团队文化和学习相融合。
旅游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展旅游是为了弘扬中国的精神。旅游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结合,是一条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终造福于社会的良性循环之路。
1、旅游具有不可比拟的教育宣传功能,担负着弘扬和培育精神的使命
革命传统是*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都是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升华。弘扬革命传统是新时期对广大群众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的新形式。旅游寓教于游、寓游于教,是革命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是贴近历史和生活的大课堂,是新形势下人文精神的回归。
2、旅游不仅是革命精神的实践之旅,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观念和旅游产业观念与时俱进的结合,既是观念的创新,也是产业的创新,是我国旅游产业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在国际经济学界被称为"朝阳产业"、"无烟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统计,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从事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我国的旅游资源从东南沿海到雪域高原,从商业经济重镇到穷乡僻壤,绵延曲折,逶迤万里。旅游带动了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老区的招商环境,扩大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财政收入。比如当年红军医院旧址所在的井冈山小井村、琼崖革命根据地所在的琼海市椰子寨村,依靠资源迈上了小康之路。